6月6日,工信部给三大运营商颁发5G商用牌照,代表中国正式从进入5G的商用时期。据市场专家分析,未来十年中,5G应用最广泛的领域正是工业制造。工业制造将为5G开创万亿级的市场。企业不同,切入到工业互联网的角度也不同。金蝶是以软件为核心切入到行业领域的,而联通是利用网络能力切入。
我们处在网络化的时代
制造业四个典型发展阶段:自动化、信息化、网络化和智能化。自动化就是生产线上各种机械臂、流水线、机器人等;信息化就是工厂、企业的财务、办公、ERP等系统。
5G时代,中国制造企业如何实现弯道超车?
什么是网络化?网络大家都熟悉,每个人都有手机,都在应用消费互联网。但是聚焦工业领域,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?首先,制造企业的核心是围绕着产品的一系列业务活动,包括前端的研发、中间的生产制造及售后的服务等。围绕产品的各种机器、设备、物料包括人等等组成一个物理世界。刚才提到的自动化、信息化,让人、设备、物料都能够产生各自的数据。但是在网络化没有普及的今天,这些数据是一个一个孤岛,我们就要通过一张网络或者一个泛在的网络,把这些数据的孤岛打通,让数据流通起来。也就是说物理世界产生的数据,要通过网络变成一个物理、信息流通的世界和空间,德国人和美国人称之为CPS。
工业互联网,第一是企业内部的网络化,要把人、设备、物料等等全部连在一起。第二是企业外的连接,企业与企业之间,通过产业链、业务逻辑,上下游通过一张外网连接起来。所以我们谈到工业互联网,既有企业内网全连接工厂CPS的概念,也有企业与企业之间互通的概念。
5G赋能工业互联网
5G可以适用于70%以上传统的工业场景。工业企业现在的网络经常分成两张或三张网。第一张OT网络,由自动化工控系统形成的网络,强调的是稳定性和低时延;第二张以TCP/IP为标准的IT网络,承载着办公、ERP系统,代表的是大带宽、标准程度高,开放性,但这两张网络其实是不通的。而5G网络描述的是大带宽、低时延、广连接,既有OT网络的特性又有IT网络的特性,它本身成为OT网络和IT网络融合的最佳技术选择。
在全连接的工厂中,除去已有的自动化和信息化的连接外,还有很多数据采集不上来,这需要我们部署不同的传感器,利用物联网的手段,也就是IoT这第三张网络把这些数据采集上来。
5G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工业中受限于有线连接方式的场景,衍生出一系列新型的工业应用场景。5G之后80%的应用场景实际上是给企业用户在使用。另外,5G的部署不会再像4G那样进行全国的、连续性的、根据人口的情况等进行覆盖,它主要服务于企业,有重点的进行局域性的覆盖。
中国联通5G核心能力及应用
今年4月份上海合作伙伴大会上,中国联通董事长王晓初提出“7 33 N”的概念:在全国7大城市,北、上、广、深、南京、杭州加上雄安实现5G连续性覆盖,其他33个大城市重点区域覆盖。“N”就是根据企业业务需求,建N立张专用的5G专网。
5G时代,中国制造企业如何实现弯道超车?
这是我们的四大网络核心能力,为工业企业提供智能化、灵活化、高效化的服务体系、赋能于工业互联网创新和升级。针对工业互联网我们也在打造自己的产品体系,这个产品体系可以简述为网络、平台、应用三层架构。
5G时代,中国制造企业如何实现弯道超车?
联通x金蝶,打造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
在网络层有企业内外网,包括5G和工业光纤网。在平台层我们的定位一是边缘计算云平台,二是中小企业行业云平台,是与金蝶双方进行合作共同打造的产品。
5G时代,中国制造企业如何实现弯道超车?
在我们的产品体系中,一是行业级的工业互联网平台,是一种资源共享型的应用平台,面向的对象主要是中小企业;另外是面向垂直行业龙头企业的定制化解决方案。针对第一种行业化工业互联网平台,中国联通与金蝶合作共同成立“云镝工业互联网平台”,服务对象是政府、行业、产业园区;第二种服务对象直接面对中、小、微制造企业,同时面对大中型企业,“云镝”也提供智能制造的产品及解决方案。
5G时代,中国制造企业如何实现弯道超车?
“云镝”核心是行业级互联网,工业应用的平台,通过网络可以在各地接入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应用,在其后端可以接入到联通或金蝶或第三方专业云,如工业标识云、公共安全云、物联网IoT云或应用商店云。
打造5G 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
除去行业级平台,我们在垂直行业、龙头企业领域打造了5G 工业互联网的一些标杆性的项目。比如三一重工,除去打造5G云网一体化的产品外,同时在做厂内人员、物料的精准定位,利用人工智能对人的行为、物料的位置进行准确的识别与智能化调度;在玉柴,我们利用AR增强现实技术进行发动机的培训、远程维护,利用边缘计算做全连接工厂3D可视化设备管理;在长安汽车,总装车间正在改造其原固定路线AGV小车变成柔性产线,可以在平台上规划任意生产要求、任意路线形成新一代的AGV……
5G商用时代已到来,工业制造是5G的重要商用领域。去年开始,联通已与一些行业龙头及中小企业紧密合作,共建5G创新联合实验室,打造场景化的5G应用。未来,我们将继续以行业需求为导向,优化“7 33 N”网络资源建设的部署,实现5G与行业深度融合,在工业互联网时代用5G致力于科技创新,赋能于行业发展,助力中国制造企业实现弯道超车。